产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 沐鸣2平台 > 开放兴郴 绿色发展 ——郴州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工作纪实

开放兴郴 绿色发展 ——郴州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工作纪实

时间:2024-02-01 04:4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1月26日,第四届亚欧城市水管理研讨会暨湖南(郴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博览会在郴州举行。会议期间,15个亚欧会议成员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共同为郴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出谋划策。

  从传统资源依赖到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林邑大地的绿色身姿逐渐展现。

  从铸造业“傻大粗黑”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郴州传统工业“脱胎换骨”,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从矿业经济“散小差乱”到9大产业链强势崛起,新兴工业“强筋壮骨”,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郴州在“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下,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增速在“疫考”之下仍扭负转正,生产总值达到1778.68亿元,同比增长2.6%。

  郴州是著名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在该市曾经的产业版图上,矿业是其经济顶梁柱,占据5成以上份额。

  作为资源型城市,“一矿独大”的局面造成了当地经济结构失衡。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郴州比全国其他地方更早感受到资源依赖的弊端。

  “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矿业经济进行关停并转。”当地执政者知道,随着煤炭等资源日益枯竭和淘汰落后产能,延续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到了非优化不可的地步。

  “替代产业会有的,关键是要通过抓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拉升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完善相关配套产业来提升有色资源型资源发展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助力郴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郴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鹏飞拨开迷雾,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015年,郴州提出“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带动抓全面、以抓全面促进抓产业的良性发展局面。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至此,郴州的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探索、砥砺前行。

  临武县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矿业兴起,矿山长期无序开采导致了自然环境千疮百孔、污水横流,其中三十六湾矿区和水东镇煤区就是典型的“重灾区”,成为湖南矿业秩序整顿和污染治理中“最难啃的骨头”。

  近年来,该县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对三十六湾矿区和水东镇煤区进行整顿和治理。先后对三十六湾矿区1000余个各类非法矿点进行关闭、整顿,积极整合有效资源,投入6亿多元实施综合治理和生态复绿。

  如今,矿区污染得到全面遏制,矿区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当年污染严重、寸草不生的甘溪河尾砂坝,变成了“网红花海”,每年秋天都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光。

  不仅仅是临武,郴州各县市区纷纷在“舍”与“得”的观念嬗变中,书写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笃信。

  有舍才有得。“对于毗邻广东的郴州,从不缺乏投资者的青睐,把GDP搞漂亮一些并不难。少关几个污染大的利税大户,或者放低要求,都能奏效。”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仁直言,“但是,我们要的GDP,必须是高质量的GDP!”

  在嘉禾县,铸锻造产业有着1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但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傻大粗黑式工艺。

  近年来,该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拆除冲天炉、铝壳炉等落后设施,铸造企业关闭整合到156家,铸造产业实现涅槃重生。

  目前,该县铸造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并被工信部列入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库。

  不破不立。郴州这片土地上,“精彩蝶变”的好戏轮番上演,折射出当地对优化经济结构的不懈追求。

  2018年以来,全市共取缔证照不全、污染较大的烧结墙体材料生产企业96家,拆除锻铸造行业冲天炉261座、落后造纸生产线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9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郴州因此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郴州经济结构整体升级,生态环境也因此得到改善,成为湖南生态留白的绿色家园。

  11月上旬,桂阳舂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巡护河边时,发现了珍稀野生动物灰鹤,这是首次在郴州地区发现该动物。

  近年来,桂阳舂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重现水光潋滟、草木茂盛的湿地生态,为候鸟的到来提供了优越条件。

  满目翠绿,是郴州在初冬时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8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石漠公园2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94%,处处透出绿的底色,也成为当地人对外宣传的底气。

  郴州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吸引外地投资者,不能只靠绿色,还要靠营商环境。

  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产业园区发展“20条”、支持工业实体经济发展“22条”、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24条”、“林邑聚才”计划、民营经济“24条”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加速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而铁路口岸、铁海联运、国际快件中心等快速通关平台的建成,则让郴州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同时,各部门破除效率梗阻,握指成拳。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次办结”“全市通办”“跨省通办”“交地即交证”等机制,让审批程序越来越简,服务水平越来越高。

  郴州因“一次办结”改革成效明显,被评为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

  近年来,郴州先后获得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金字招牌。

  今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成为三大片区之一。

  “抓不住是历史性遗憾,抓住了就是跨越的跳板!”郴州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郴州将发挥作为湖南“南大门”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突出湘港澳直通,构建湘粤港澳自由贸易走廊,高水平打造湘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转移承载中心,为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具体的做法是:立足9大优势产业链、6大产业集群和5大重点产业,瞄准对接“三个500强”,大力推行产业链整体转移、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的高效招商模式。

  2015至2019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展各类型“请进来”“走出去”招商活动200余次,对接了正威国际集团、新奥燃气、长虹电子、碧桂园、华润集团、正邦集团、美的集团、中国广核能源、长虹电子、深圳华强、上海电气、海大集团、中国电子、京东、中国航天建设等500强企业100多家。

  “手握久了,话就多;走得勤了,情就深。”市商务局的同志对近年来的招商引资成果如数家珍。今年1至9月,郴州又引进重大招商项目238个,总投资988.46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0个,总投资152.87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

  近年来,郴州通过链式招商,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临武宝玉石文化产业园、嘉禾铸锻造产业园、宜章氟化学产业园、汝城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永兴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相继落户。

  12月2日,在湘粤(临武)国家高新电池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在有序地作业,混凝土泵车、挖机、塔吊等机械设备在全速运转。该园区预计2023年建设完成,引进企业40家以上,是集高新电池科研、生产、检测及相关上下游配套于一体的专业产业集聚区。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6亿元。

  北湖区石墨产业园内昊盈石墨碳棒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正在抢抓工期,加紧建设。南方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奥能特种石墨材料等项目近期有望落地实施。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地内,机器运转轰鸣,工程运输车辆来往穿梭……这个规划建设占地4500亩的大数据产业园,能容纳20万个机架、500万台服务器及1000家以上互联网企业。在资兴市大力实施精准招商方式下,已经吸引了中国电信、湖南云巢等企业入驻。

  “江南铸都”嘉禾县传统手工艺在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 “锻铸”出了湖南十大劳务品牌,在“零资源”的基础上,让嘉禾五金产品通过循环利用,走出了国门。

  如今的郴州,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石墨新材料、大数据、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矿物宝石、装备制造及农用机械9大优势产业链逐渐成形,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2%以上。

  不久前结束的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湖南省分会场上,湖南田野现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全液压智控山地动力作业平台的研究及产业化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同时亮相“双创周”活动的,还有来自郴州高新区与郴州经开区的数十家企业。他们带来了火力发电智能管控系统、工业水性涂料、智能电子产品等数十种“黑科技”。

  高科技产品频繁亮相,离不开郴州干部群众在不断深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体制、构建创新平台、培育创业主体、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所作出的努力。

  近年来,郴州重点实施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三大工程,着力构建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为该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郴州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郴州市鼓励和推进科技研发促进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动了科技成果中试在探索中积极破题。

  此外,积极实施“郴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企业等创新主体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营造“双创”氛围,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等。

  通过不懈努力,2018年,首部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蓝皮书发布,郴州进入了百强名单。2019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211家,同比增长29.4%;技术合同交易额达7亿元,同比增长282.67%,增速全省第1。

  大雪过后,天气转冷,位于汝城县的湖南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里仍是热火朝天。吊臂起落,机器轰鸣,挖掘机、土方车来回穿梭……

  2018年9月,汝城县到广东开展“以商招商”活动,引进东莞电子行业协会产业链,抱团转移落户到三星工业园。这个被列为省级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规划用地5000亩,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过1万个。

  “公司已经建好了5栋标准厂房,目前正在安装机器设备,预计年底就能投产。”环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首批入园的企业之一,项目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8000万元,主营业务是纸箱、彩盒、包装袋等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总经理陈健安介绍,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创利税2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200人左右。

  “从入驻到现在,整个过程不仅省心,效率还高得超乎想象,很幸运,我来对了地方。”回忆起从签约到建设的过程,陈健安很满意,并用3个到总结了这一过程:“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陈健安与汝城签约后,县里从住建、国土等部门抽调人员,按照“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组建了驻企服务队。服务队把项目当“婴儿”,开展“母亲式”服务。落实审批委托代办,填表格、做资料、跑部门无所不能。

  公司提供相关材料后,所有行政审批均由行政审批中心全程代办,地勘、规划、设计、施工交由住建牵头各部门合力完成。陈健安欣喜赞叹,“县里的行政中心我就去过一次。”

  近年来,郴州各地为让前来投资的客商呼吸自在、轻快前行,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进“放管服”、商事登记、“三证合一”“一次办结”“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政效率不断提速。

  同时,大力推进“五低一快”,即低税费成本、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快捷办理手续证照,努力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郴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莫雄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探索与广东省在事项确认、标准一致、平台打通的基础上,争取实现自贸区内涉企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好开放郴州保驾护航。

  先试先行、问题导向,郴州各相关部门主动疏通制度堵点,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赢得了企业的称赞、市场的青睐。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初冬时节,宜章县莽山五指峰景区山下细雨霏霏,山上云海漫漫。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当初正是看中了莽山优秀的旅游资源,我们才打算花30亿元,将其打造成全国首个全程无障碍山岳型景区。”中景信集团莽山五指峰景区副总经理裴世捷说,莽山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区、中国南方动植物基因库。这里景色优美,令人心驰神往。

  北京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公司是一家以并购、开发和管理自然及休闲度假型景区为主的战略投资企业,已投资建设河北涞源白石山风景区、河北张家口蔚县暖泉古镇、湖南通道万佛山景区等旅游项目。

  2017年初,北京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公司与宜章县政府签订莽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观光索道、悬空栈道、垂直电梯、主题酒店等,将莽山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郴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隽秀……”裴世捷在旅业工作多年,对全国各地的景区景点了如指掌,说起郴州的旅游资源,仍赞不绝口。他说,郴州不仅有极负盛名的东江湖、飞天山,还有湘昆文化游、新田汉歌厅游、裕后街美食游等具创新文化旅游内涵的特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当前,我国文旅产品正处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产业既要根植于群众需求,更要注重“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

  为此,郴州把文化旅游作为一条特色产业链来发展,提出了“狠抓招商、优化结构、提升品质”的响亮目标。出台了《郴州市“十三五”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郴州市文化旅游千亿产业四年行动计划》《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文件。并依托“一湖一山一泉一岭一城一展”的特色景观,重点构建郴州市中心城区至苏仙岭、东江湖、莽山、汝城温泉、桂东县城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带。

  如今,一大批优秀景点景区脱颖而出。北湖区被评为全国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全国自驾旅游目的地试点城市,苏仙区以飞天山文化体育旅游项目为主体,打造体育活动和文化演艺品牌,汝城县、永兴县、嘉禾县以古祠堂群、板梁古村、石桥镇仙江古村等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建设为主体,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景观群,永兴县以白银产业为特色,打造“中国银都”文化产业品牌,汝城县以天然温泉资源为依托,打造温泉文化产业品牌,以“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第一军规广场、湘南起义旧址群为主体,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等等。

  在《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0》中,宜章县、资兴市上榜“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

  2019年,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800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9.7%,郴州文化旅游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成功迈上千亿级台阶。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4943.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5.17亿元,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排名全省第2。